您的位置:汽车专家网 > 动态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时间:2025年04月06日 08:28 来源:千龙网 编辑:文辉   阅读量:14933   
导读:经营指标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当奇兽从典籍“跳”进现实,一起踏上奇幻“书海历险”
    深藏于书阁的典籍,如何变得“有意思”?当麒麟、凤凰等奇兽从古书“跳”进现实,变身国风动画的主角,是怎样的奇妙景象?一场别具一格的动物主题展览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揭幕,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展览以“奇兽传奇”为主题,深度挖掘上图馆藏典籍背后鲜为...
    2025-04-06 03:40:49
  • 川网传媒年报摘要: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4.02%
    冯秀语编|李亦辉 4月2日,川网传媒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0.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0.09万元,同比减少24.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0.3...
    2025-04-05 22:50:36
  • 美团在泉州成立海骑科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泉州海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孙可青,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网络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
    2025-04-05 20:21:09
  • 拜耳:持续深耕中国慢病治疗领域助力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近日,拜耳集团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森等国际工商界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今年2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继续支持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业务开展,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持续发展。 比尔·安德森表示:“...
    2025-04-05 18:09:28
  • Rapidus,苹果2nm芯片新供应商?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据《日经亚洲》报道,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正在与苹果和其他潜在客户进行洽谈,计划在2027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先进半导体。 Rapidus本周已在其北海道工厂启动了原型芯片生产线的部分运营,预...
    2025-04-05 12:57:19

业内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