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汽车专家网 > 动态

超560家德企之乡太仓,与一家德企的30年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时间:2025年09月23日 04:30 来源:证券之星 编辑:笑笑   阅读量:5869   
导读:小城太仓,方圆约8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85万,去年人均GDP却有22.18万元,超过上海。 昔日的“六国码头”,如今成为“德企之乡”。1993年,德国克恩-里伯斯公司在太仓设立了第一家独资企业。此后,越来越多德企接踵而至。 时至今...

小城太仓,方圆约8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足85万,去年人均GDP却有22.18万元,超过上海。

昔日的“六国码头”,如今成为“德企之乡”。1993年,德国克恩-里伯斯公司在太仓设立了第一家独资企业。此后,越来越多德企接踵而至。

时至今日,太仓已聚集了超560家德企,累计利用德资超60亿美元,德企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6家、前二十大家族企业中有8家落户太仓。“太仓在德国的知名度,比在中国高。”中国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曾如是说。

德企以太仓0.24%的用地,创造了当地8%的GDP、18%的规上工业产值、20%的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

与此同时,从早年的技术引进,到如今深度融入本土产业、服务本土市场,中德合作也随时代发展不断焕发出新模式与新生机。中德合作推动太仓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迈向高端化、现代化,让“太仓制造、德国品质”成为一张特色名片。

一个德企的30年: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反哺

德国舍弗勒集团是德国十大家族企业之一,是全球第二大滚动轴承制造商和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1995年,舍弗勒进入中国投资生产。三十年来,舍弗勒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不断扩大,共建设了6大研发中心和17座工厂,2024年在中国区的营收占全球营收的19%。

在太仓,舍弗勒1995年成立了公司,并于1998年正式投产,这也是其在中国的首个工厂。目前太仓基地已成为舍弗勒在中国区的最大制造基地,共设有5座工厂、1个智能装备公司、1个模具中心、1个综合服务中心和1个双元制培训中心,员工数达7000。

舍弗勒在太仓和中国发展的30年,也是其与太仓和中国产业共同成长的30年。

舍弗勒太仓制造基地五厂厂长楼峻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舍弗勒来华兴业的最初十余年,更多是“师傅带徒弟”,把德国的技术和设备引入进中国,服务公司当时的主要国际客户。2005、2006年左右起,公司在太仓逐渐设立了智能装配部、模具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双元制培训中心四大中心,对工厂推进本土化生产运营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国内制造业快速发展及舍弗勒本土化能力不断提升,推动舍弗勒更深度地融入国内产业链和市场。楼峻峰透露,舍弗勒中国区汽车业务的供应链本土化成都已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本土研发、本土制造,服务的客户中本土客户也占了9成。

国内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也给舍弗勒带来了重要机遇,2015年,舍弗勒开始向新能源转型。在太仓,其设立了苏州路新能源一期工厂,二期、三期项目也在近三年接连落地。

楼峻峰表示,过去5到10年间,舍弗勒中国工厂,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技术,已能反哺舍弗勒全球。

面对国内新能源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楼峻峰坦言公司将坚守技术驱动的核心战略,持续推进技术迭代,以应对压力挑战。

从1995年到2012年引进技术、快速成长,到2012年到2021年以“一年投建一个新厂”的节奏持续加码中国,并向新能源赛道转型,再到2020年疫情之后加速向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突破,舍弗勒在华30年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如今,舍弗勒希望面向未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立足中国、服务本土”的同时,通过全球化布局及成熟供应链体系,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德企何以集聚

舍弗勒在太仓的30年发展,是德企在太仓扎根兴业的生动缩影。

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户太仓后,如今已有超560家德企聚集在这里发展,其中制造业德企数量占全国比例超过10%。

2008年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联合授予太仓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2012年工信部授予国内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其后,这里又先后设立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等。

作为德企之乡,太仓城市中的“德国味”也越来越浓。“啤酒节”是太仓每年的欢庆节目,已连续举办20年。每年,太仓还会举办中德乒乓球友谊赛、足球联赛、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太仓还引进不少德式酒吧、面包房,建设了罗腾堡德风街、中德创新城,设立了中德友好幼儿园、拜仁慕尼黑足球学校……

充满“德国味”的小城太仓。摄/陈归辞

谈及众多德企选择来太仓兴业的原因,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罗银表示,太仓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沿江临沪的太仓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网络便捷发达,与上海的交通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太仓还建设有太仓港,是目前全国第八大港,江苏第一大港。优越的地理条件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优势。

张罗银也指出,太仓也具有显著的产业和供应链优势,能够让企业在长三角范围内快速匹配到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供应商。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太仓的底盘系统、电子电气系统,已集聚企业超700家。一辆整车70%零部件都能在太仓找到供应商,多个核心零部件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舍弗勒有限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表示,其公司太仓基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在区域附近,大幅提升了工厂的运营效率。

另一方面,太仓也以中德企业深化合作,德企与超过800多家的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产业配套和研发创新、人才共育、资本联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德企业合作促进了产业循环,加强了上下游协同发展。

优秀的营商环境、完善的海外招商网络以及德企服务生态,也是德企汇聚至太仓的原因。太仓目前已入驻了中德专线、德国中心、汉堡之家等超20家单位和机构,服务于招商及落地德企。 “我们不光是从政策、服务上,还在生活上为德企和德国友人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让太仓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张罗银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活力中国调研行逾560家德企聚太仓水乡化身“德企之乡”
    有限公司进入中国30周年,我们收到太仓供电局提供的一份热力图谱,显示舍弗勒从1995年到现在供电量增加60倍,让我们非常感动。”该公司企业传播与市场部总监李佑美近日受访时说。 李佑美所说的江苏太仓,不仅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和商埠,在德国亦有相...
    2025-09-23 01:55:52
  • 8月牵引车销售近5万辆增长42%同比“4连增”
    智通财经APP获悉,第一商用车网最新获悉,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8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9.16万辆,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47%。这其中,作为重卡市场中最受关注的细分领域,牵引车市场在8月份同步实现增长,交出的成绩单为:销售4.8...
    2025-09-22 16:35:49
  • 欧盟成南京第三大投资来源地
    南京市商务局统计,截至2025年7月,欧盟在南京累计投资项目913个,累计合同外资8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8.2亿美元,欧盟中历年来累计在南京直接投资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 据统计,欧洲企业累计在南京...
    2025-09-22 14:50:50
  • 淘宝、美团、支付宝都在做AI导购,能不能用你的消费数据?
    今年以来,许多通用型Agent产品已经冒头。如今大厂正在开启下一步——把“智能体”嵌进核心产品,在每个APP里增加能办事的AI助手。 近期淘宝主页在内测一款“AI助手”,主打多轮对话导购:用户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AI会一步步追问和筛选,最...
    2025-09-22 13:13:45
  • 湖北大冶600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9月15日,湖北大冶市罗家桥街道长乐府小区内洋溢着温馨氛围。公交司机皮静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整洁明亮的三居室里,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作为大冶市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受益者,皮静的生活发生了可喜变化。 皮静租住的长乐府小区共有686套保障性...
    2025-09-22 11:26:50

业内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