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在编织一张更大的网
近日,华为与上汽通用五菱正式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宝骏品牌的新车型上搭载华为最新的乾崑智驾系统。这一举措被视为对“高端科技=高价格”传统市场认知的一次有力挑战。
若合作顺利推进,华为将借此进一步扩大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有望依托华为技术实现品牌向上突破。
然而,市场亦关注一系列现实问题:低价车型是否能够良好承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严格成本控制的前提下,能否保证尖端技术不牺牲用户体验?这些疑问仍待实际落地后验证。
华为下沉,竞品承压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升级,其中宝骏品牌或采用HI模式,双方计划于2025年内推出首款合作车型。
这一消息虽被上汽通用五菱以“以官方发布为准”谨慎回应,但其技术高管已公开确认合作成果将于年底前以“带车带产品”形式亮相。
与传统的零部件供应模式不同,HI模式意味着华为将从车辆基础架构设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开发到持续升级迭代全流程参与,并实现品牌联合露出。
业内预测,首款合作车型预计为宝骏品牌定价15万元级、甚至价格更低的SUV,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并在顶配上有可能配备激光雷达和无图城市NCA功能。
华为选择与五菱合作,核心目标在于抢占10-15万元价格带的市场规模。此前,华为智能辅助驾驶主要服务于问界、阿维塔等2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而中国乘用车市场中,10-15万元价格带占据约30%的份额,是销量与规模效应的核心战场。借助五菱这一“国民车企”切入15万元以下大众市场,华为可快速扩大用户基数。
目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装机量已突破100万辆,但下沉至主流市场才能实现“亿级用户”的生态愿景,形成真正的规模化应用。
华为此举也源于巩固技术话语权的迫切性。当前,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已率先在15万元以下市场布局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例如小鹏MONA系列主打15万级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华为若缺席这一市场,将面临技术话语权被稀释的风险。与五菱合作,可借助后者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渠道下沉优势,在性价比市场建立技术标杆。
当然,华为并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026款深蓝L07以14.59万元的起售价标配ADS SE系统,已为15万级市场技术下放提供了成功案例。若能在五菱车型上复现这一体验,华为将从“高端技术供应商”转型为“全民智驾推手”,彻底打破“高阶辅助驾驶=高价格”的消费认知。
华为的入场将迫使主流市场玩家重新调整战略。乾崑智驾系统的下放,将倒逼竞品在同等价位提供相近体验。小鹏等品牌需在15万元区间进一步强化智能辅助驾驶的功能差异;传统车企如广汽传祺、吉利则面临加速技术下放的压力。智能辅助驾驶可能从“可选项”迅速变为“准入门槛”,推动价格下探与技术升级速度。
此外,双方选择HI模式而非智选车模式,体现了战略互补性。HI模式下,华为提供全栈解决方案,车企保留整车制造与品牌主导权。这一模式更适合五菱——其拥有成熟的制造体系和三电技术,无需像赛力斯那样高度依赖华为。同时,华为已明确不再新增“界”系列品牌,HI模式成为平衡技术输出与车企自主性的最优解。
华为与五菱的深度协同,既是技术普惠的必然路径,也是市场格局重塑的开端。若合作车型成功打开15万级智能辅助驾驶的市场,中国家庭对智能汽车的认知将从“豪华专属”转向“全民标配”,而华为的生态壁垒与五菱的规模化制造势能,或将成为这场变革中最具颠覆性的力量。
攻坚大众市场并不容易
华为进军15万以下大众市场的战略蕴含着规模化普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巨大机遇,但这一过程面临多重挑战,核心矛盾集中于品牌认知、成本控制、技术适配、用户预期与盈利模式的动态平衡上。
技术适配与成本平衡构成首要门槛。10-15万价格带的用户对价格极度敏感,华为必须在保证城区NOA可用性、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的L2+级基础性能的前提下,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成本压缩至极致。
华为虽尝试以精简传感器方案替代昂贵激光雷达,如视觉+毫米波雷达融合,但五菱若无法在同等成本下实现更优体验或更低价格,将陷入被动。
例如,新款深蓝L07已通过纯视觉方案的华为乾崑ADS SE系统实现14.59万元全系标配。若五菱无法在性价比或用户体验方面形成显著优势,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此外,双方合作中,五菱的供应链控制能力与华为HI模式要求的深度架构介入需高度协同,否则可能因工程优化冲突导致体验打折。
品牌认知与用户信任则是另一重壁垒。五菱长期扎根低端市场形成的“廉价”标签,使得消费者对其能否支撑15万级智能汽车普遍存疑,高端用户对品牌力的认可度尤为薄弱。尽管华为技术赋能在问界等品牌上取得突破,但合作效果冷热不均,如智界、极狐的市场表现波动,加之五菱缺乏高端基因,可能削弱华为技术的溢价能力。
更关键的是,该价位用户对智能辅助驾驶的接受度天然偏低——宝骏早期搭载大疆纯视觉方案的车型因体验未达预期而遇冷,即是前车之鉴。若华为在低价车型中无法维持接近问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如泊车成功率、AEB响应,极易引发口碑反噬,摧毁用户对“平价智能”的信任基础。
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同样暗藏隐忧。HI模式要求华为深度参与研发却由车企主导产品定义,双方在技术标准、迭代节奏上的协同效率至关重要。此前的阿维塔等案例已证明,技术优势若未转化为市场共鸣,仍可能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局。
此外,虽然宝骏正加速推进品牌独立化运营体系建设,但华为智能辅助驾驶所需的持续OTA升级与高阶技术服务能力,远超传统维保体系,现有渠道能否支撑成为未知数。
华为与五菱的合作本质是一场打破“高端科技=高价格”的认知革命,其成功取决于三重突破:技术体验需在成本约束下保障AEB、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品牌重塑须借华为IP快速建立“宝骏=高性价比智能辅助驾驶”的用户心智;供应链则需融合五菱的制造效率与华为的模块化技术,实现降本不降质的平衡。
若2025年底亮相的首款车型能验证这三点,将为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普及树立里程碑;反之,市场的质疑恐将进一步加剧。
全面布局,华为的野心
随着与五菱的合作正式公开,华为已经构建起一个贯穿“全模式、全价位、全动力”的智能汽车生态体系。在这场智能汽车的变革浪潮中,华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径——并非亲自下场造车,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横跨多种合作形式、覆盖各级市场、兼容各类动力系统的技术生态圈。
从品牌布局来看,华为的技术触角广泛延伸,涵盖了从尊界、享界等豪华品牌,到问界、智界等中高端品牌,甚至下探至15万元级的尚界,HI模式更是多达数十个品牌的合作,例如岚图、阿维塔、广汽传祺等。
在动力类型方面,无论是纯电、混动、增程,甚至包括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这类燃油车型,都已纳入华为的技术赋能范围。据盖世汽车统计,与华为建立合作关系的车企已超过20家,合作模式包括零部件供应、HI全栈解决方案,以及深度赋能的鸿蒙智行。
这种全方位布局的核心驱动力,首先源于对巨额研发投入的高效分摊与价值最大化。华为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和智能车云等领域的投入规模庞大,单一合作模式或狭窄市场难以支撑如此高额投入并实现可持续盈利。
借助零部件供应、HI模式与鸿蒙智行等多渠道覆盖大量车型,华为极大扩展了技术应用的分母。销量规模越大,单车研发成本就越低,整体盈利能力也更加稳健。同时,可观的出货量也增强了华为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更重要的是,诸如MDC计算平台、鸿蒙OS、ADS基础算法等核心底层技术,实现了跨合作模式、跨车型平台的高效复用与持续迭代,极大提升了技术资产的利用效率。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也由此形成——硬件销售、技术授权费、品牌运营服务费、软件订阅等多条现金流彼此支撑,共同构建起抵抗单一市场波动的防御体系。在这一布局的推动下,华为汽车业务已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2024年实现收入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并首次达成全年盈利。
更深层的战略价值在于,华为借此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数据壁垒。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高度依赖于海量、多样化且高质量的真实道路数据。华为生态覆盖从豪华车到经济型车,从纯电、混动到燃油车等多个维度,意味着其能够采集极其广泛场景和不同用户群体的驾驶数据。这种数据的广度、深度和多样性,远超任何单一车企或定位于细分市场的竞争者所能企及。
由此形成的飞轮效应,成为华为技术护城河的关键——更多数据驱动算法持续优化,优化后的体验吸引更多用户,进而再产生更丰富的数据。生态规模越大,飞轮转动越快,技术领先地位也越稳固。
广泛的行业赋能还带来定义技术与体验标准的潜在影响力。当众多品牌、不同价位的车型均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并展现出统一且优秀的基础体验,华为便有机会在消费者认知中逐步树立“智能辅助驾驶标杆”的形象,无形中塑造市场对“好用的智能辅助驾驶”的评判标准。鸿蒙OS在智能座舱中的广泛落地,也有望使其成为车机领域类似安卓的“事实标准”,从而推动统一的应用生态和用户体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华为对纯电动、混动、增程乃至燃油车的智能化全面支持,体现出其“技术路线中立”的战略站位——不押注某一条能源路线,而是始终聚焦于“智能化”这一核心赛道。这种灵活性使其能够从容应对未来汽车动力技术的任何变革,只要车企追求智能化升级,华为就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总结: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广泛联盟,远不止于技术的外溢与输出,更体现了对产业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构建覆盖全模式、全价位和全动力类型的技术生态网络,华为旨在实现技术价值的最大化、构筑以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壁垒,并深度参与未来行业标准的制定。
华为能否真正实现其“通吃”愿景尚需时间检验,但其布局所展现的广度与深度,已然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技术竞争奠定了不容忽视的基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
-
电气化布局发力,沃尔沃销量上半年持续稳健近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中国大陆市场共售出13,537辆,环比增长12.7%。其中,沃尔沃XC60售出7,801辆,环比增长13.7%。沃尔沃S60售出2,164辆,环比增长15.2%,1-6月累计销量同比大增28%。截止到6月...2025-08-22 02:58:15
-
租电方案预售30.88万元起蔚来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8月21日,蔚来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共3个版型,整车购买预售价为41.68-45.68万元。电池租用方式购买预售价30.88-34.88万元。这次带来的全新蔚来ES8将会进行全面升级,不光尺寸提升到了大型SUV,而且在外观、内饰、配置、...2025-08-22 01:07:14
-
三房巷为子公司提供最高额不超过17亿担保杨洋编|李亦辉 8月20日,三房巷发布公告称,其全资下属公司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和江阴兴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为江苏兴业塑化有限公司提供最高额人民币120,000.00万元的抵押担保。同时,海伦石化还为江阴兴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最高额人民币...2025-08-21 17:57:32
-
瓜州乡村新貌:房靓路畅景如画瓜州县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抓手,聚焦移民乡镇“村庄美、集体强、治理好”目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承载功能、夯实发展根基,让“和美乡村”蓝图加速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走进瓜州县沙河回族乡沙河村,白墙灰瓦的农...2025-08-21 16:22:01
-
SHEIN平台已覆盖近400城产业带,驱动传统制造升级出海在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政策支持中,多地迎来全球化发展的“高光时刻”,产业带企业陆续找到了契合的发展土壤,将全球市场变作支撑未来发展的新舞台。以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巨头也在持续加码帮扶产业带企业出海。 据悉,SHEIN自2023年推出“...2025-08-21 14:52:28
业内
推荐
头条
- 普林斯顿大学工程师开发机器学习系统通过发
盖世汽车讯高频无线电波可以无线传输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所需的海量数据,但随着工程师……
- 新一代智己LS6半小时小订破万智己汽车该
针对此次智己推出增程,以及如此惊讶的预售价格,也引起众多好奇,新一代智己LS6的……
- 谁是新茶饮最大黑马?
自2020年蜜雪冰城门店破万刷新市场认知,新茶饮成为消费赛道大热门,每隔一段时间……
- 顺利进驻山姆,“驱蚊第一股”半年收入超8
图源:图虫创意 “驱蚊第一股”交出最新半年成绩单。 8月18日晚间,润本股份……
- 浩瀚深度688292.SH新增一起对外投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浩瀚深度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河……
- 海大集团002311.SZ新增一起对外投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显示,海大集团新增一起对外投资事件,被投资公司为南……
- 东南亚车市|菲律宾7月新车销量同比微降2
盖世汽车讯菲律宾汽车制造商协会与卡车制造商协会(TMA)联合发布的会员批发数据显……
- 上海书展最后一位读者才6岁“明年我还要来
“其实,是他带着我逛上海书展。”2025上海书展最后一位读者——6岁的陆墨涵拉着……